English

历史的真实记录

——《粟裕大将军》读后
2000-11-28 来源:光明日报 周隆 我有话说

读侗枫(粟刚兵)写的《粟裕大将军》,那些情节和富有动感的细节描写,给我深刻的印象。粟裕大将是侗枫自幼敬佩的叔叔,写这本书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然而,要用文字充分展现将军战斗的一生,非下苦功不可。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写的那样:“十年磨一剑。”作者为了找到更好的素材,留职停薪一年,专程走访了有关单位和知情人士,凡是当年粟大将军战斗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。

书中充分展示了粟裕同志对党、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胆忠心。在战争年代,无论环境多么艰苦,情况多么险恶,他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;十年动乱期间,有人欲置他于死地,他说:“任何人的历史,都是由他自己的行动决定的。我的功过是非,也应该是由我的革命实践来决定的,用不着刻意来说明和表白,更无须去申诉,去奔走。”革命家崇高的品质,令人肃然起敬。

南京粟裕研究组的一些老同志,对该书进行了仔细审阅,重大问题都进行了考证。一位与粟裕共同战斗多年的革命老前辈,看完书稿后指出:“歼灭黄百韬后,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怎么打?粟裕主张打黄维或孙元良,并二次电告中央军委。中央军委意见是打邱(清泉)、李(延年)。二种意见,各有利弊。粟裕决定:坚决贯彻中央军委意见。而书稿中却说打邱、李是军委与粟不谋而合。”正是数以百计的前辈、同志和朋友的关怀、支持与帮助,才使得这本书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《粟裕大将军》一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。陈国栋、汪道涵等老同志也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